2013年美华学社暑期服务团赴贵州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Thursday, July 25, 2013
美华学社自成立以来,多年来组织会员回国访问交流,了解国内高等教育的进展,加强中美两国高校之间学术交流合作,并帮助国内高校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了推进国内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协助中西部地区高校国际教育的交流,学社在中国教育部春晖计划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2013年美华学社暑期回国服务团,邀请了7名在美华人教授学者於2013年5月24日至6月10日赴贵州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开设讲座和短期课程20余场次。 根据贵州大学方面的反馈,此次活动对贵大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启发”。
教育部春晖计划—美国“美华学社”学者团一行7人在贵州大学讲学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拓宽我校教职工国际化视野,推进学校办学国际化进程,搭建更多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受教育部委派,美国“美华学社”学者团一行7人于2013年5月24日至6月10日之间分别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教授们分赴法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资环学院以及理学院,在学院开展短期讲学、举办讲座以及与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座谈等活动。教授学者们的讲学、讲座以及座谈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使学院师生更加直接了解到国际科研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先进的教学经验以及科学管理理念,对我校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启发。
以下是各位教授在相关学院讲座情况汇报:
一、王勋、谭青山两位教授在法学院授课
(一)王勋教授为法学院研究生授课
5月27日和28日,美国华人教授科学家学社常务副会长、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帕克赛分校社会学教授王勋,在法学院社工实验室分别就“家庭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两个研究方向为法学院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同学们进行了两次精彩的授课。
27日晚,王勋教授以“Marriage and Family in America:Paring and Singlehood”为主题,为同学们分享了美国社会中的“寻亲与单身”现象。王教授以当下我国电视荧屏中收视率极高的“相亲节目”引入话题,再分别从“Choosing partner”、“Who to choose”、“Dating”、“Singles”、“Cohabitation”等多个方面描述了美国社会中,人们寻亲的场所、约会中存在的各种规则、男女双方在寻亲过程中的角色扮演和力量(主要是基于双方拥有的资源)对比、为什么现在许多人选择单身生活以及美国社会中的同居现象,等等,并和同学们探讨了中国社会中的相关现象。
王教授生动朴实的授课方式和饶有意思的讲课内容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大家踊跃地提出了诸多问题,如美国人的恋爱观、美国家庭如何养老、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调、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以及王教授个人的恋爱观和家庭观等,王教授都一一做出了回应。
28日晚,王教授以“Max Weber's Bureaucracy Theory”为主题,向同学们介绍了在组织社会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王教授首先询问了同学们对科层制理论的了解,随后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韦伯提出科层制理论的时代背景,提醒同学们要“回到”韦伯所处的时代去认识他提出科层制理论的重要性与可贵性。接下来王教授结合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科层制理论展开的批判,与同学们探讨了科层制理论的优点与不足。
在自由问答环节,同学们向王教授追问了权威的类型、美国终身教授制的考核与影响、韦伯与马克思的区别等问题,教授也向同学们一一作答。
在课程的最后,王教授鼓励同学们做学问要不断培养自己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培养对事物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真问题;他还建议同学们多到实地感受、多看电影和小说,开拓社会学学习的视野。王教授和法学院的同学们都表示,这两天轻松愉快且富有意义的交流给彼此都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二)美国学者谭青山教授在法学院讲学
5月28日至30日,俄亥俄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政治系教授谭青山教授在法学院为政治学系广大师生就“比较发展理论”进行交流和讲解。
谭老师首先对理论作了基本解释,认为理论是发展规律的假设、推测、总结和概括,具有其普遍性、指导性、可借鉴、可重复性、可验证性等意义。其次阐述了西方学术的两大历史渊源,即历史主义为主导的:黑格尔,马克思,所谓的“德国学派”和Positivisim,实证学派:源于古典英国经验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大卫,休谟,其"人性论”(TreatiesofHuman Nature)。最后引入授课主题——比较发展理论。
比较发展理论主要有传统流派、行为学派和后行为学派三大流派,三者的研究方式的不同致使对国家制度,文化等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就比较发展理论而言,主要有以下几大理论:1、国家理论,譬如:Miliband等人从国家年精英,官僚体制来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理论对制度主义理论,多元社会理论发展的影响,如D。North的制度主义理论。2、系统理论,50年代兴起的系统理论研究,把系统作为宏观研究单位,来阐叙政治制度,政府机构的作用。如David Easton’s Political System, Karl Deutsch,s Nerves of Government。谭老师认为系统理论研究对欧盟形成的产生了重要影响影响。3、文化理论,60年代从人类学,社会学,心里学发展起来。与以前的“国民性”(national character)发展而来。政治文化是由信仰,价值,及符号,象征所组成。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政治体系,如Almond and Verba's Civic Culture,把文化种类一分为三:狭隘文化,臣民文化,和参与文化。70年代后,政治文化研究倾向于对政治认同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和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家庭,学校,教会,工作单位等。80年代以后,注重研究个人选择,如政党参与,投票,民意等。
自60年代以来,比较发展理论的研究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经验:1、台阶发展论---基予西方传统民主概念和政治发展理论,如Almond的公民文化论以及AFK Organski‘s The Stage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2、国家建设论(Nation building),通常把民主主义概念与国家发展相结合。3、Modernization 现代化理论。如:Marion Levy’s 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用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来解释现代化。与国家主义相近,其强调国家建设。4、研究政治演变,如Huntington’s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主要强调机制的建立、权力的运用、政党体制的完善、有序竞争等。
在对比较发展理论作了基本理论讲解后,谭老师重点对古典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进行了对比分析。
所谓重商主义即通过国家来去的贸易顺差,以增强国家的财富和力量。(What is mercantilism: the desire of the state to generate trade surpluss to increase state wealth and power.)谭老师认为,重商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1、Alexander Hamilton(汉密尔顿): Report on Manufactures. the importance of manufacture as creating national wealth. State should protect such domestic industries to increase national wealth.移民,教育,保护国内制造业。2、List (李斯特)also argue about enhancing productive power,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ealth itself. To do so, state sholuld protect infant industries, , offer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 human skills. 后起工业化(代表作:The 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经济的国民体系》)。3、Gilpin: 主要强调国家与市场的关系,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market: powerful market forces (trade, money and investment) tend to jump national boundaries, to escape political control; but the tendency of government is to restrict, and to make economic activities serve the interest of the state and powerful groups within it.
重商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经济民族主义,即所谓的爱国行为、民族心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表现在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
相对而言,自由主义与重商主义在国民经济发展上有所不同。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是:1、个人理性与个人利益最大化如何来提升社会财富;2、限制国家以保护市场;3、市场是个人的竞争与合作,推动社会发展、市场交换并达到互补;4、主张自由放任,“laissez-faire, laissez-passer”。其理论来源有:1、Adam Smith(亚当•斯密): The Wealth of Nations(《国富论》)主要强调人性;价值的最大化、专业化以及就业、社会分化和竞争;主张避免国家直接干预的同时也主张国家可以间接干预;贸易平衡(Wealth is not gold, but production and trade.)2、David Richardo(大卫•李嘉图):强调经济和税收政策(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England textile, and Portugal wine); pursuit of individual advant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niversal good of the whole;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Free international trade)。最后,谭老师对自由主义的具体内容作了介绍,如:自由贸易、Absolute advantage and Comparetive andvantage(进一步强调了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在国家之间以及在一个国家内部应当如何平衡)、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与国家干预、福利制度等。为了对讲解内容有一个深入的解读,谭老师用著名的英国谷物法案(Britain's Corn Laws)进行了展开分析。
自由主义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经过凯恩斯、哈耶克、费里德曼等发展又有了更多的内涵。对比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 与重商主义,在不同的国家、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国家采用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并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
谭老师讲解在为大家带来新知识的同时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如:政治学的新发展;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经济政策与经济结构;民族心理;国家政治结构模式对经济的影响等。在愉快的交流中谭老师结束了三天的讲学。
二、张晓霓教授在管理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5月27-29日,“美华学社”张晓霓教授到管理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为教师和研究生讲授了为期3天的短期课程《管理研究方法》,计16学时,有8位老师和120多名学生参与听课。张教授授课认真负责、生动具体,讲授内容有理论深度,知识紧跟学术前沿。授课期间,张教授还与老师和研究生亲切交流,深受老师和研究生们的欢迎。张教授还为讲解了非常适用研究工具——SEM软件,通过对该软件的学习,对研究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充实了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通过本次学术交流和短期授课,管理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均表示获益匪浅,并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专家学者来校交流。
三、李朝晖教授在资环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5月27日至31日,威斯康星大学(Parkside分校)地球科学系系主任李朝晖教授到资环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1、5月27日上午李朝辉教授在资环学院与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教师(11人)开展座谈。双方就各自学科优势、教学方法以及共同感兴趣的科研方向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以及联合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等达成共识。同时对李教授未来几天在学院的工作做初步商定。
2、5月27日下午李朝辉教授在与学院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顾尚义教授就地质学方向的科研、教学等开展讨论,并参观相关实验室。
3、5月29日下午,李朝辉教授在学院做了题为“美国地学系科研教学重心之转移”的学术报告,资环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同学共100余人参加,另外还有其它学院的同学慕名而来听讲座,会场氛围浓厚。李教授从分析美国大学地学系的发展进程出发,分别列举了美国几所知名大学地学系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国内大学和美国大学在地学系构成和发展上的区别与联系。在讲座的过程中,李教授热情洋溢、声情并茂的演讲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场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们在李教授的启发下,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4、5月31日下午,李朝晖教授为全院研究生师生做了题为“SCI文章的写作、投稿及发表”,参加人数80余人。李朝晖教授就外文文献的阅读和写作为师生做了详细的讲解,李教授首先强调了对于外文文献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然后就SCI文章的写作、投稿及发表这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问题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在场的师生做了重点讲解,相信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在学术的写作方面帮助都是巨大的。在问答互动阶段,李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回答,交流时间被同学们积极地提问一度延长,在场的同学都感到受益匪浅。
5、学术交流活动后,资环学院邀请李教授作为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硕士生导师(合作导师),并填写相关申请材料。目前学院学术委员会已经通过此申请,正报学校审批。
四、李宗志博士在理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5月27日至6月10日,来自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系的李宗志副教授给理学院的学生作了关于交通理论的交流活动。交流活动涉及交通工程、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交通流理论等内容。交流内容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激发了学生对交通问题的兴趣。以下对交流内容作简要介绍。
1.交通工程漫谈
交流活动刚开始,李老师便幽默地举出自己出行时拼车的例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拼车与不拼车的影响因素,进而引出交通工程的重要性。之后李老师又介绍了交通工程的若干分支以及研究内容,还给学生们展示了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系学生的课程安排情况。
2.交通需求管理的全球创新
城市道路需要交通规划,根据交通需求管理的全球创新意识,李老师谈到了智能交通以及弹性收费制。其中智能交通包括先进的管理、先进的信息、先进的基础设施等。
3.交通投资的最优化决策
在交通投资的最优化决策中,李老师介绍了交通项目评估方法,并重点讲解了全寿命成本分析方法以及多目标最适用方法之一的AHP方法。
4.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理论主要研究道路上行人和机动车在个别或成列行动中的规律,探讨车流流量、流速和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减少时间延误和事故发生,提高道路交通设施的利用率。李老师就交通流的相关概念,如车流量、通行能力、密度等作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讲解了一些最基本的交通流模型。
5.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除了人们违规驾驶,不遵守交通规则之外,还和道路本身的设计以及交通规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分析交通安全事故,并加以总结从而改进交通规划至关重要。在此,李老师介绍了碰撞种类及碰撞严重程度划分,分析了交叉口以及单一路口的各种情况并和同学们作了探讨。
交流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一些疑问以及问题,李老师一一地对这些问题做了认真细致的回答。这样不断的交流,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并清楚了交通理论的实际用途以及如何去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李老师认真细致的交通理论介绍,使得很多同学对进一步学习交通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李老师也对我们理学院学生做出一些建议与要求,他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积极参加每次的上课,增加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努力学好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还谈到学生应该是很清贫的,最后又给同学们建议了一些课程的学习,如计量经济学、马克思资本论、贝叶斯回归分析、仿真模拟等。
交流活动达到了的预期目的,并使得理学院的学术交流工作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五、刘国力、赵金林教授在人文学院开展强化课程项目
6月4日至7日,来自美国查尔斯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刘国力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酒店与管理学院研究生部主任赵金林教授为人文学院中国史、旅游管理研究生及历史系、旅游系部分老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短期强化培训课程教学及学术交流。
刘国力教授教学和研究兴趣包括世界政治,美国外交,和东亚研究,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国际政治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著有States and Markets: Comparing Japan and Russia(Westview Press, 1994)等并主编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Politics in the New Millennium (与陈卫星合编)(Edwin Mellen Press, 2002)等。曾任美国中国政治学会会长,美国南卡罗来那州政治学会副会长等职。此次讲课刘教授以《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为主题,运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从中美关系的变迁、中美联合的三个公报的重大意义、中美关系的新趋势以及未来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不仅让同学们对中美关系的历史脉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两国关系的新趋势以及其关系背后的理论进行了客观分析,进而做出了展望,使得在座老师与同学对中美关系有了全方面的理性认识与分析。
赵教授从事酒店、餐饮、旅游方面的研究多年,他对酒店业全球化,跨国酒店、餐饮集团的市场环境扫描,竞争战略有深入地分析与调研,在许多国际讲坛上发表论文。赵教授与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息息相通, 为国内酒店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此次讲课的主题是全球酒店旅游业的新趋势,重点介绍了“环境扫描”(environment scanning)的含义、内容以及意义等方面相关理论,对其宏远、微观环境进行了讲解与分析。与此同时,结合当今全球化、现代化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环境扫描理论方法的运用。
两位教授都具有多年的学术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讲课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全面,且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进行讲授,使得同学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的将其运用到了实际当中。两位教授的授课气氛生动有趣,在场同学反映热烈,并积极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老师交流,两位老师也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两位老师的精彩讲授以及谦逊学术态度也赢得了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
贵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013年6月28日